京台社区民众连线举行京剧艺术展演交流******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李雪峰)两岸京剧艺术展演暨第二十届“椿树杯”颁奖典礼2月1日晚在北京西城区和台湾高雄举办。两岸戏剧名家、获奖票友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展演主题为“‘椿’华秋实二十载,京台携手谱新篇”,分为“百年风华,传承经典”“恪守初心,继往开来”“不负韶华,共谱新篇”三部分。展演在京剧传统选段《定军山》中拉开序幕,《贵妃醉酒》《沙家浜》等经典剧目依次上演,青少年原创作品《霸王印象》等让人耳目一新。来自高雄的票友们准备了《野猪林大雪飘》、歌仔戏《定情》等节目,或诙谐幽默,或婉转婀娜,让观众领略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陈朝晖在致辞中表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椿树杯”社区京剧票友大赛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成为西城区打造“京剧艺术发祥地”和京台基层交流活动的重要文化品牌。未来还将不断深化京台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高雄市民意代表陈丽娜在台湾活动现场致辞表示,两岸民众对京剧都不陌生,并由此产生了文化共鸣。希望两岸民众多多走动与交流。
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亚然受访透露,此次展演活动受到海峡两岸票友的热情参与。在海选环节收到的百余件视频作品中,不乏来自台湾票友的精品之作。
“高雄的民众太热情、太亲切了。”72岁的大陆票友尹树昌曾到台湾访问演出,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晚上找不到回酒店的路,陌生的台湾乡亲骑自行车一直把他送上出租车才回家。参加演出时,台湾民众也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与台湾乡亲交流起来都很坦诚、亲切,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多多走动。”他说。(完)
【光明艺评】金曲当为时代留声******
乐坛关于金曲的讨论从未停止,但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过,有一点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即金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所谓时间的洗礼,其实就是对一代人的情感及一个时代烙印的记录。被刻写进音符的时代性是金曲最为珍贵的内涵,无论是高雅音乐,还是通俗歌曲,只要能承载一代人的回忆,传唱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兼具一定的艺术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留声机和人们传唱的金曲。
新的时代环境下,金曲的走势有两个趋向。一方面,技术的便利性降低了音乐的创作门槛,音乐创演从专业音乐人变成全民参与。另一方面,金曲创作面临着挑战,随着审美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金曲的内容、形式、品质等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创作出呼应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的金曲呢?从近几年的创作来看,无论是《灯火里的中国》《万疆》,还是《星辰大海》《看山看水看中国》,无不散发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的时代精神,体现出当代时尚的审美趣味,实现了潮流与传统的交融。一首首金曲,既是时代的图像,又是时代的回响。
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应守正道、谱新曲,为人民而歌、为时代留声,以更多的金曲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唱响伟大新时代的美好华章。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0日13版,作者司思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